医疗器械手板的精度,往小了说是影响产品性能,往大了说可能关系到患者安全。作为在东莞做了多年的医疗器械手板厂,宏晶佳碰到过不少因精度问题返工的案例,今天就来好好说说这其中的门道。
拿常见的输液泵手板来说,内部的流量控制阀门孔径误差不能超过 0.03 毫米,不然液体输送精度就会跑偏。宏晶佳用 CNC 加工这类精密部件时,机床的主轴转速能稳定在 15000 转 / 分钟,刀具像绣花一样在材料上 “游走”,最后测出来的尺寸往往比图纸要求的还准。有次给一家医疗企业做胰岛素笔手板,按钮的按压行程差了 0.1 毫米,师傅们硬是拆了重加工,直到符合要求才交货。
对于结构复杂的部件,比如呼吸机的面罩接口,3D 打印技术能在保证精度的同时加快进度。宏晶佳用的工业级 3D 打印机,层厚能控制在 0.05 毫米以内,打印出来的曲面接口和 CNC 加工的部件拼合时,连气密性测试都一次通过。但师傅们常说:“3D 打印快归快,后期还得用卡尺反复量,精度这根弦不能松。”
到了小批量试产阶段,注塑工艺对精度的考验更隐蔽。比如手术钳的手柄,注塑时的温度差异可能导致细微变形。宏晶佳作为有经验的医疗器械手板厂,会先做几套样品测试尺寸稳定性,调整好注塑参数再批量生产。上次有款监护仪的外壳手板,试产时发现边角有 0.2 毫米的收缩,技术员连夜修改模具温度曲线,第二天就解决了问题。
在宏晶佳看来,医疗器械手板的精度不是靠设备吹出来的,而是从图纸分析到加工、测试的每个环节抠出来的。这也是为什么不少客户宁愿多等两天,也要找这家东莞医疗器械手板厂 —— 毕竟在医疗领域,“差不多” 往往意味着 “差很多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