机器人手板是研发关键环节,从机械臂到行走部件,每处细节都需经严格测试,否则量产易出故障。不少企业找手板厂做测试,常因流程不规范导致问题遗漏。作为深耕机器人领域的深圳手板厂,宏晶佳结合 CNC 加工、3D 打印、注塑工艺特性,制定 “三步测试流程”,搭配真实案例验证,让机器人手板可靠性更有保障。
机器人手板先测结构精度,尤其传动、衔接部件,尺寸偏差会影响运动协同。宏晶佳用三坐标测量仪逐点检测,CNC 加工的机械臂关节、齿轮等关键部件,误差严格控制在 ±0.03mm 内。
深圳某机器人企业研发搬运机器人,机械臂关节手板经其他手板厂测试后,组装时发现孔位偏差 0.1mm,导致转动卡顿。找宏晶佳后,我们用 CNC 重新加工手板,测试时重点检测轴承孔同轴度,每加工 10 分钟校准一次设备,最终关节孔位误差仅 0.02mm,组装后机械臂连续运转 8 小时无卡顿,客户称 “精度比之前高太多”。
结构达标后,需模拟实际工况做性能测试:机械臂承重测试、行走部件耐磨测试、外壳抗冲击测试等。3D 打印手板适合快速验证基础性能,注塑手板则用于小批量工况模拟。
东莞一家做协作机器人的企业,需测试抓手手板承重与耐磨性能。我们先用 3D 打印制作初版抓手,测试承重极限(达 20kg 符合需求);再用注塑工艺生产 10 件样品,模拟抓取金属零件的高频场景,连续测试 5000 次后,抓手磨损量仅 0.05mm,远低于行业 0.2mm 的标准。客户后续量产时,直接沿用了测试后的手板参数。
最后测试兼容性与环境适应性:手板与其他部件组装是否顺畅,能否应对高低温、湿度变化。宏晶佳会提前用注塑手板模拟量产材质,避免 “手板兼容,量产不兼容” 问题。
广州某企业研发户外巡检机器人,外壳手板需耐高低温(-20℃至 60℃)、防水。宏晶佳用注塑工艺制作 ABS + 玻纤外壳,先测试与内部电路板的组装兼容性(预留接口精准对接);再放入高低温箱循环测试,72 小时后外壳无开裂、进水,电路运行正常。客户反馈 “户外测试时,手板表现和量产件几乎一致,省去了二次调整时间”。
宏晶佳作为深圳手板厂,测试不只是 “找问题”,更会帮客户优化:如发现手板边角易磨损,建议用 CNC 加工圆角;承重不足则推荐换高强度注塑材料。若您需规范机器人手板测试流程,不妨联系宏晶佳,我们用专业流程与工艺,让手板可靠性更有保障。